2023-02-09 09:47:08 來源:FoodTalks
繼2021年新食品原料持續火熱后,2022年新食品原料的熱度依舊。據植提橋統計,2022年國家衛健委先后受理22種原料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申請,發布了5種新食品原料的批準公告,給出了4種審批原料的終止審查意見;并正式發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38種)、《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13種)。同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3種原料發布了新食品原料征求意見。
根據2022年受理及往年受理還未批復的情況來看,2023年最有可能獲批的新食品原料將會是它們。
獲批指數:★★★★★
(資料圖片)
為什么我們認為D-阿洛酮糖有如此大的可能?
先看安全性。
植提橋早在2015年就注意到阿洛酮糖,當時它的標簽是“稀有糖”。因為它在自然界里很少存在,但顯著特征是零卡路里。日本和韓國對阿洛酮糖的研究和使用更早。
早在2011-2013年韓國CJ第一制糖和日本松谷集團先后向美國FDA申請D-阿洛酮糖的GRAS認定,得到的回復均是“沒有問題”。后被美國FDA正式批準阿洛酮糖為GRAS物質,允許D-阿洛酮糖作為膳食添加劑和部分食品的配料。
2016年,FDA制定的營養標簽規則中表示,阿洛酮糖需要計入營養標簽的總碳水化合物、總糖和添加糖,每克阿洛酮糖需要計算為4卡路里熱量。
2019年,FDA又將阿洛酮糖從總糖和添加糖中去除,另外每克阿洛酮糖計算為0.4卡熱量。此項政策公布后,2020年北美含有阿洛酮糖的新產品數量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兩倍。
此外,在安全性和健康特性方面,阿洛酮糖不會引起腹瀉、可以抑制淀粉和二糖在胃腸道中的代謝,因此有助于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研究表明阿洛酮糖還可以通過釋放 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增強飽腹感,并且能夠與葡萄糖和果糖在細胞膜表面的轉運蛋白上發生競爭,從而降低小腸對葡萄糖、果糖等糖類的吸收速率,最終減少人體內脂肪的積累。
再看工藝。
我們從阿洛酮糖早前的標簽“稀有糖”,就可以看出,因其在自然界中存在少,提取困難,很長一段時間內它的制備都需要用化學法,成本昂貴。因此關注的企業也不多。依然是日本走在了前面,1990年,日本香川大學(Kagawa University)Izumori團隊發現,產堿桿菌屬細菌A1caligenessp.可以生產D-阿洛酮糖,開辟了生物法制備D-阿洛酮糖的先河[1]。如今,利用差向異構酶的方式已經可以商業化生產果糖和阿洛酮糖的轉化,極大降低了制備的成本??梢娒傅陌踩?、制備及生產是阿洛酮糖生產的關鍵。
三關鍵突破。
就在2023年1月初,國家風險評估中心對D-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申請作為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進行意見征求。這意味著如果該酶獲批,阿洛酮糖的生產也將合規,對新食品的批準也是強有力的促進。
據植提橋統計,目前已經有多家企業/科研院所提交了D-阿洛酮糖的新食品原料申報資料。
D-阿洛酮糖的受理情況匯總
圖片來源:公眾號@植提橋
目前,國內龍頭企業阿洛酮糖的擴產、消費者認知的提高等,都為其擴大應用已經做好了準備,只差法規這一“東風”,就可將阿洛酮糖送上“青云”了。
獲批指數:★★★★
阿拉伯木聚糖由阿拉伯糖和木聚糖組成,是天然存在于糧谷類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結構性多糖,是一種重要的膳食纖維和功能糖。
據植提橋了解,2022年3月14日,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公開征求意見。
阿拉伯木聚糖擬公告文本(2022年3月)
圖片來源:衛健委官網
阿拉伯木聚糖是膳食纖維來源之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阿拉伯木聚糖作為一種膳食纖維,含有該產品成分的產品已經在歐盟、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被允許添加在食品或膳食補充劑中。
2016年5月,FDA首次對膳食纖維進行了定義,需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不可消化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木質素,且是植物中固有的和完整的。
2)由FDA確定的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分離和合成的不易消化的可溶性和不溶性碳水化合物。
目前,美國已批準包括β-葡聚糖可溶性纖維、車前子殼、阿拉伯木聚糖等在內的17種膳食纖維。
目前我國新食品原料中的膳食纖維類原料也僅有: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菊粉、多聚果糖、圓苞車前子殼、阿拉伯半乳菊糖等不到10種。
基于膳食纖維強大的益生元效應,消費者也越來越認識到纖維飲食所帶來的健康益處。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膳食纖維適宜攝入量為30克/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在2016版的基礎加入“全谷”,強調谷物的重要性,也意味著膳食纖維攝入量的加大。
阿拉伯木聚糖具有益生元的健康益處,有研究表明[2],阿拉伯木聚糖還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碳水化合物、脂質和氨基酸代謝,這為2型糖尿病的潛在機制以及阿拉伯木聚糖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見解。
如阿拉伯木聚糖獲批新食品原料,或可在成為腸道健康、運動營養等領域的新星原料。
獲批指數:★★★★
β-羥基-β-甲基丁酸鈣(Calcium β-hydroxy-methyl butyrate,CaHMB)是β-羥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 butyric acid,HMB)的鈣鹽。HMB廣泛存在于多種食物中,同時也是亮氨酸在人體內的次要代謝產物。
主要由次氯酸鈉、二丙酮醇、鹽酸、乙酸乙酯、乙醇、氫氧化鈣為主要原料,經氧化合成、酸化、萃取等工藝制成。目前,β-羥基-β-甲基丁酸鈣已被我國、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批準使用。
CaHMB法規批準情況匯總
圖片來源:公眾號@植提橋
β-羥基-β-甲基丁酸鈣(CaHMB)可以說是新食品原料中的“老將”了。先于2011年批準為新資源食品,進一步在2017年擴大使用范圍,并在2020年申報擴大使用量(衛食新申字(2020)第0003號),2022年10月公開征求意見。
β-羥基-β-甲基丁酸鈣擬公告文本(2022年10月)
圖片來源:衛健委官網
CaHMB這款原料其實很有特點。其應用人群和應用領域都比較廣泛。除了適合年輕人減肥、代餐,運動人群補充運動營養、提高運動效果,也適合老年人。
因為β-羥基-β-甲基丁酸鹽(HMB)是維持肌肉健康的關鍵因素。它主要通過加速肌肉蛋白的合成和減少肌肉蛋白的分解來實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HMB在血液中的水平會降低,由于食物中只有微量的含量,因此需要額外的補充。
如今,進入長新冠時代,伴隨“陽康”后身體恢復、人們對運動鍛煉后的迅速恢復以及中老年人繼骨骼健康后,對肌肉健康的重視程度的提高,CaHMB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所以CaHMB批準應用量的擴大合情合理,獲批指數不低。
獲批指數:★★★☆
假腸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從傳統發酵乳制品中分離得到,也是乳酸菌中的腸膜明串珠菌屬的重要菌種。研究證實,腸膜明串珠菌能發酵糖類產生多種酸和醇,具有高產酸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拮抗致病菌等能力。
據植提橋了解,假腸膜明串珠菌于2021年4月19日(衛食新進申字(2021)第0002號)申報新食品原料,2022年6月公開征求意見。
假腸膜明串珠菌擬公告文本(2022年6月)
圖片來源:衛健委官網
其申請食用范圍為發酵乳、干酪、發酵型含乳飲料和乳酸菌飲料。腸膜明串菌株的另一種“腸膜明串珠菌腸膜亞種”已列入我國《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2022年4號公告)。其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株可以應用于食品的明串珠菌屬菌種。
作為首次在國內亮相的假腸膜明串珠菌,其已被列入歐洲食品安全局資格認定(QPS)名單的推薦生物制劑列表以及國際乳品聯合會公報(Bulletin of the IDF 495/2018)的“在發酵食品中證明安全的微生物品種目錄”,并在丹麥、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已被批準使用。
在國內市場,與應用成熟的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相比,明串珠菌屬的存在感不強,再加上它為進口原料,國內研究較少,這也是我們認為獲批指數為“三星半”的主要原因。
另外,據資料顯示[3],在誘發人類明串珠菌感染的菌株中,腸膜明串珠菌、乳酸明串珠菌、檸檬明串珠菌是三種可能性較大的菌株,而假腸膜明串珠菌造成的人類感染較少,但是在虛弱、或免疫抑制病人中也有出現,比如長期使用萬古霉素治療的病人就存在假腸膜明串珠菌感染的可能。因此,在安全性上,假腸膜明串珠菌整體要優于腸膜明串珠菌。既然腸膜明串珠菌已是可食用菌種,其“假兄弟”獲批可能性也較大。
另外,2021年11月23日申報的“腸膜明串珠菌乳脂亞種”(衛食新申字(2021)第0014號)也是腸膜明串珠菌的一種,該原料目前也是受理狀態,2023年也有獲批可能性,可持續關注。
看來腸膜明串珠菌要發力了,未來我們的乳酸菌市場產品種類將會更加豐富。
獲批指數:★★★
所謂“三星”集團,顧名思義,是這個集團里的原料獲批指數為三顆星,故名“三星”集團。集團成員包括:綠茶兒茶素、藍莓花色苷、黑麥花粉、蛋殼膜提取物。
這4款原料均是2023年1月12日,國家風險評估中心對其公開征求意見。
藍莓花色苷、綠茶兒茶素、蛋殼膜提取物、黑麥花粉征求意見匯總
圖片來源:公眾號@植提橋
這批原料里,兒茶素和藍莓花色苷是國內食品原料;黑麥花粉和蛋殼膜均是國外進口原料。
早在2010年,綠茶中的活性成分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就被原衛生部獲批為新資源食品,每日推薦食用量為≤300毫克/天(以EGCG計)。此次征求意見的綠茶兒茶素,是綠茶中的活性復合成分,包括表兒茶素(EC)、表沒食子兒茶素(EGC)、水合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水合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GCG)、兒茶素(DL-C),兒茶素類總含量(以干物質計)≥90%,其中EGCG 含量≥50%。
綠茶兒茶素已被日本批準為特定保健食品用功能配料,在我國市場也有很高的認知度,雖然此次應用領域僅限飲料和糖果,獲批后不排除未來有擴大應用的可能。
該原料在申報時名為藍美1號藍莓提取物,征求意見時更名為“藍莓花色苷”,這也體現了新食品原料關注原料成分的特點。原料成分明確、安全性評估資料充分,對順利獲批大有裨益。
征求意見稿中顯示,藍莓總花色苷含量≥40%,這也可以說是目前國內質量上乘的藍莓提取物,也是與國際食品水平接軌,因為加拿大批準的藍莓提取物作為天然健康食品使用,就要求花色苷含量≥40%;歐盟、美國等天然來源的花色苷也是食品添加劑,允許在飲料等食品中使用。
期待國內市場有更多更好的原料助力功能食品的開發。
獲批指數:★★
如法炮制,這個“天團”里的原料獲批指數為二顆星,故名“兩星”天團。
其成員主要包括:酵母蛋白、文冠果葉、馬尾松松針、桃膠、馬奇果提取物、(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海岸松樹皮提取物(商品名:碧容健?)、兩色金雞菊、萬壽菊提取物、文冠果種仁。
酵母蛋白等原料受理匯總
圖片來源:公眾號@植提橋
這10款原料主要在2021--2022年受理,一直未見公開征求意見,所以距離獲批還需要一定時間。其中(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終止審查,作為實質等同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其在2017年就獲批新食品原料。
文冠果種仁和文冠果葉,與之前批復作為普通食品管理的“文冠果油”,均屬于文冠果產業鏈,對推進鄉村振興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酵母蛋白作為一種新型蛋白,也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目前我國新食品原料名單里,蛋白類原料成分也較少,而作為三大營養素之一的蛋白質,尤其是替代蛋白,一直是近些年功能食品關注的熱點原料,未來獲批可讓替代蛋白賽道再多一位有力的健將。
海岸松樹皮提取物(商品名:碧容健?)和萬壽菊提取物的應用也比較成熟,今年或可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到時我們再仔細分析。
2013~2022年新食品原料受理審批統計圖
圖片來源:公眾號@植提橋
近兩年,我國新食品原料的申報與審批速度明顯加快,這與我國營養健康產業的迅速發展密不可分,也將有利于推動更多新食品原料的開發應用,助力食品行業產品創新和產業升級。
但另一方面也需意識到,法規批準的原料和市場需求應用仍存在一定的距離。部分獲批原料,在此后并為得到廣泛且快速的市場應用;部分獲批原料是一家企業獨有,難以在覆蓋范圍、市場應用推動等方面做出真正的貢獻;而已經在全球市場受到歡迎或者具有高度消費者認知、極具市場應用潛力和基礎的原料卻受限于法規。如何將市場應用需求與法規審批相結合,或是在加快審批速度之后,官方和產業內企業需要共同思考、探索解決的問題。
我們真誠地希望,在未來健康食品中有更多新食品原料的身影。
參考文獻:
[1] Izumori K,Yamakita M,Tsumura T,et al.Production of D-psicose from D-talitol,D-tagatose or D-galactitol byAlcaligenes sp.701B.J Ferment Bioeng,1990, 70(1): 26–29.DOI:10.1016/0922-338X(90)90025-R
[2] Arabinoxylan Attenuates Type 2 Diabetes by Improvement of Carbohydrate, Lipid, and Amino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2018-09-13
[3] 風險與機遇并存,剖析假腸膜明串珠菌的食用前景,Huer,食品加工包裝在線,2021-06-01
新食品原料2022年受理名單(22種)
圖片來源:公眾號@植提橋
新食品原料2022年獲批名單(5種)
圖片來源:公眾號@植提橋
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
圖片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
圖片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新食品原料最新終止審查目錄(69種)
圖片來源:公眾號@植提橋
點擊獲取更多全球食品資訊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